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

治要綱目

為政 > 教化

太公曰:「天下之人如流水,鄣①之②則止,啓之則行,動之則濁,靜之則清。嗚呼神哉!聖人見其所始,則知其所終矣。」(卷三十一 六韜.武韜)

【註釋】①鄣:音「障」,zhàng ㄓㄤˋ。阻塞。同「障」。②之:代詞,指流水。此將天下人比喻為流水。

【白話】太公說:「天下的人就像流水,阻塞它就停止,敞開它就通行,動盪它就渾濁,使它靜止就會清澈。哦!其中變化真是神妙莫測!聖人看到它的起始,就能推斷它的結果。」

古者賢王明①民之德,盡民之善,故無廢德,無簡民②,賞無所生,罰無所誡③也。民有一善,處一事,故能盡民之善,無損德棄民也。能堪其事,故賞罰無所施也。(卷三十三 司馬法)

註釋】①明:當動詞,彰顯。②簡民:怠惰的人民。③誡:警告、規勸。

【白話】古代賢明的君王,彰顯人民的美德,使人民的善行得以發揮,所以沒有敗壞的道德,也沒有怠惰的人民,因而獎賞無從頒發,懲罰也無從施行。

夫使天下畏刑,而不敢盜竊,豈①若使無有盜心哉!故知其無所用,雖貪者皆辭之②;不知其無所用,廉者不能讓③。夫人之所以亡社稷,身死人手,爲天下笑者,未甞非欲④也。知冬日之扇,夏日之裘,無用於己,則萬物之變爲塵垢⑤。故以湯止沸,沸乃益甚;知其本者,去火而已。(卷三十五 文子.上禮)

【註釋】①豈:其、可、應該,表示期望或命令。②辭之:不接受無所用的東西。辭,推卻、不接受。之,代詞,指無所用的東西。③讓:謙讓;推辭。④未甞非欲:此指沒有一個不是因貪欲所造成的。⑤塵垢:比喻微末瑣屑而無用的事物。

【白話】讓天下人畏懼刑罰,從而不敢進行盜竊,哪比得上使天下人不生偷盜之心啊!所以知道是無用處的東西,即使是貪婪的人也都會推辭不接受;不知道它無用,廉潔的人也不會推讓。那些亡國的君臣,被世人殺害,被天下人嗤笑,沒有一個不是因貪欲所造成的。知道冬天的扇子,夏天的皮衣,自己用不到,於是天下萬物就都成了無用的塵土污垢了!所以,用開水去制止水的沸騰,開水將會沸騰得更加劇烈;懂得從根源解決問題的人,撤掉柴火就行了。

《語》曰:「既富矣,又何加焉?曰:教之。」教之以德,齊①之以禮,則民徙義②而從善。莫不入孝出悌③,夫何奢侈暴慢④之有乎?(卷四十二 鹽鐵論)

【註釋】①齊:整,整飭,整治。②徙義:移向義,謂見義即改變意念而從之。③入孝出悌:在家孝敬父母,出門嚴守長幼禮義。④暴慢:凶暴傲慢。

【白話】《論語》上說:「百姓已經富裕了,還要怎麼辦呢?孔子回答說:要教育他們。」用道德教化他們,用禮儀規範他們,百姓明理了就會改變意念依從正義和善道,人人都能在家孝敬父母、在外遵守長幼之禮。這樣哪裡還有什麼揮霍浪費、凶暴傲慢的現象呢?

天道之大者在陰陽。陽為德,陰為刑。刑主殺,而德主生。是故陽常居大夏,而以生育養長為事;陰常居大冬,而積於空虛不用之處。以此見天之任德不任刑也。天使陽出布施①於上,而主歲功②。使陰入伏於下,而時出佐陽。陽不得陰之助,亦不能獨成歲也。王者承天意以從事,故任德教而不任刑。刑者不可任以治世,猶陰之不可任以成歲也。(卷十七 漢書五)

【註釋】①布施:猶普施,謂普遍施予。②歲功:一年農事的收穫。

【白話】天道主要講的是陰陽。陽代表德,陰代表刑。刑主殺,德主生。因此陽常常處於盛夏,以生育長養為職事;陰常常處於隆冬,積聚在空虛不用的地方。從這裡就可看出,上天是任用德教而不輕用刑罰的。上天使陽氣上升,在上普遍施予萬物,主管一年的農業收成;讓陰氣隱藏於地下而按時出來輔助陽氣。陽氣如果得不到陰的輔助,也不能單獨成就豐年。王者順承上天的意旨來行事,所以任用德教而不輕用刑罰。刑罰不能單獨用來治理天下,猶如不能只靠陰氣而成就豐年一樣。

夫上之化下,下之從上,猶泥之在鈞①,唯②甄者③之所為;陶人作瓦器謂之甄。猶金之在鎔④,唯冶者⑤之所鑄。「綏⑥之斯倈⑦,動之斯和」,此之謂也。(卷十七 漢書五)

【註釋】①鈞:音「軍」,jūn ㄐㄩㄣ。製陶器所用的轉輪。②唯:聽憑,任隨。③甄者:甄音「真」,zhēn ㄓㄣ。製陶工人。④鎔:熔鑄金屬的模具。⑤冶者:冶音「野」,yě ㄧㄝˇ。鑄造金屬器物的工人。⑥綏:音「隨」,suí ㄙㄨㄟˊ。安,安撫。⑦倈:通「來」。

【白話】在上位的君主教化下面的臣民,下面的臣民服從君主,猶如陶土放在製陶器的轉輪上,任憑陶藝師傅拉坯成形;又如同金屬在模具裡,任隨鑄造技工鑄造。「以仁政安民,則遠方之人就會前來歸附;以樂教感動人民,則百姓就會和睦喜悅」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
朝廷者,天下之楨幹①也。公卿大夫相與循②禮恭讓,則民不爭;好仁樂施,則下不暴;上③義高節,則民興行④;寬柔和惠,則眾相愛。四者,明王之所以不嚴而成化也。何者?朝有變色之言⑤,則下有爭鬥之患。上有自專之士,則下有不讓之人;上有克勝⑥之佐,則下有傷害之心;上有好利之臣,則下有盜竊之民。此其本也。今俗吏⑦之治,皆不本禮讓,而上克暴,或忮害⑧好陷人於罪,貪財而慕勢。故犯法者眾,姦邪不止,雖嚴刑峻法,猶不為變。此非其天性,有由然也。(後補卷二十 漢書八)

【註釋】①楨幹:楨音「真」,zhēn ㄓㄣ。即「楨榦(音「幹」,gàn ㄍㄢˋ)」,古代築牆時所用的木柱,豎在兩端的叫「楨」,豎在兩旁的叫「榦」。後用以指重要的、起決定作用的人或事物。②循:順。③上:通「尚」,尊崇,重視。④興行:因受感發起而實行。⑤變色之言:使臉色改變的話。多指為爭論是非曲直而衝動發怒時說的話。⑥克勝:妒忌刻薄而好勝。⑦俗吏:才智凡庸的官吏。⑧忮害:忮音「至」,zhì ㄓˋ。忌刻殘忍,嫉忌陷害。忮:嫉妒;忌恨。

【白話】(匡衡上疏說:)朝廷,是支撐天下的梁柱。公卿大夫之間相互遵循禮節,恭敬謙讓,那麼百姓就不會互相爭鬥;大臣們愛好仁義,樂於施捨,那麼百姓就不會使用暴力;百官重視高尚的節操,那麼百姓就會因受感發起而實行;執政者寬緩和柔,溫和仁惠,那麼百姓就會相互親愛友好。以上四點,是聖明的君主之所以能夠不施行嚴刑峻法而完成教化的原因。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朝廷上有衝動無理的爭論言行,臣民就有爭鬥的禍患;上面有獨斷專權的人,下面就會有不謙讓的人;上面有妒忌刻薄而好勝的輔佐大臣,百姓就會有相互傷害之心;上面有貪財好利之臣,下面就會有偷盜行竊之民。這是造成社會風氣變化的根本原因。當今才智凡庸的官吏治理國家,都不根據禮敬謙讓的原則,而推崇峻刻暴虐的政策,有的殘忍嫉忌,喜好陷害他人蒙受不白之冤,貪取財利傾慕權勢,因此犯法的人很多,姦邪之行不能得到制止,即使用嚴厲的刑法,仍然不能改變這種狀況。這不是他們的天性,而是由於當政者沒有教化好。

善人者,不善人之師也;人之行善者,聖人即以為人師也。不善人者,善人之資①也。資,用也。人行不善,聖人教道使為善,得以為給用。(卷三十四 老子)

【註釋】①資:給用、資材。

【白話】善人,是不善人的老師;不善的人,是善人的資材。(聖人教化導正他們,使他們回頭向善,就可以發揮他們的作用。)

上聖不務治民事,而務治民心。故曰:「聽訟①,吾由②人也,必也使無訟乎」;「導之以德,齊③之以禮」。民親愛則無相害傷之意,動思義則無奸邪之心。夫若此者,非法律之所使也,非威刑之所強也,此乃教化之所致也。(卷四十四 潛夫論)

【註釋】①聽訟:聽理訴訟、審案。②由:通「猶」。如同、好像。兩段引文均出自《論語》。由,《論語》通行本作「猶」。③齊:整飭,整治使有條理。

【白話】古代的聖王不致力於管理民眾的事務,而致力於治理人民的內心。所以孔子說:「審理案件,我和別人是一樣的,不同的是我希望通過倫理道德的教化使訴訟不再發生」;「用道德來引導百姓,用禮義來整飭百姓」。人民彼此親愛,就不會有互相傷害的想法;行事想到道義,就不會有奸詐邪惡的念頭。像這種狀況,不是法律所支配的,也不是嚴刑所強迫的,這是教化所成就的。

得人之道,莫如利之;利之道,莫如教(教之下有以政二字)之。(卷三十二 管子)

【白話】獲得人心的方法,沒有比給人民以利益最好的了;讓人民得到利益的方法,沒有比施行教化更好的了。

君子之教也,外則教之以尊其君長,內則教之以孝於其親。是故君子之事君也,必身行之,所不安於上,則不以使下;所惡於下,則不以事上。非諸人,行諸己,非教之道也。必身行之。言恕己乃行之。是故君子之教也,必由其本,順之至也,祭其是與,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。教由孝順生。祭而不敬,何以為也?(卷七 禮記)

【白話】君子的教化,教導人們在外要尊敬君長,在家中要孝順父母。因此君子奉事長上,一定首先身體力行,凡是上級的做法讓自己感到不安的,就不以此對待下級;凡是下級做的讓自己憎惡的事,也不以此來奉事上級。批評別人不該做,自己卻這樣做,這不合教化的道理。因此,君子的教化必須從自身的孝行做起,最順乎情理的,大概就是祭祀吧,所以說祭祀是教化的根本。如果對祭祀產生輕慢懷疑,對故去的親人沒有心存孝敬感恩之心,何必還要去祭祀呢?

本行而不本名,責義而不責功。行莫大於孝敬,義莫大於忠信。則天下之人知所以措身矣。此教之大略也。(卷五十 袁子正書)

【白話】根據行為而不根據名聲,要求人合乎道義而不追求其功績。沒有比孝敬更大的德行,沒有比忠信更大的道義。這樣天下臣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。這是教化百姓的概要。

春秋入學,坐國老①,執醬而親饋②之,所以明有孝也。行以鸞和③,鸞在衡。和在軾。步中〈采齊〉④,趍⑤中⑥〈肆夏〉⑦,樂詩也,步則歌之以中節。所以明有度也。其於禽獸,見其生,不食其死;聞其聲,不食其肉。故遠庖廚⑧,所以長恩,且明有仁也。(卷十六 漢書四)

【註釋】①國老:指告老退職的卿、大夫、士。②親饋:親自奉進食物。③鸞和:鸞音「巒」,luán ㄌㄨㄢˊ。鸞與和,古代車上的兩種鈴子。④〈采齊〉:即〈采薺〉,古樂曲名。一說,逸詩名。⑤趍:同「趨」。疾行。⑥中:音「眾」,zhòng ㄓㄨㄥˋ。符合。⑦〈肆夏〉:古樂章名。⑧庖廚:廚房。

【白話】太子在春、秋入學時,請國老上坐,手裡捧著醬,親自奉上,這是用來教導天下人子當盡孝道。出行時在車上配以鸞鈴、和鈴,步行(慢行)時符合〈采齊〉的節奏,疾行時則合於〈肆夏〉的節奏,這是用來教導天下之人凡事都要合乎禮節法度。對於禽獸,見到牠們活著,就不忍心殺死牠們來吃;聽到牠們的叫聲,就不願意去吃牠們的肉。所以遠離廚房,為的是增長內心的恩義,且顯明人是有仁愛之心的。

故聖王務教化而省禁防①,知其不足恃②也。(卷十八 漢書六)

【註釋】①禁防:謂禁止防範。②恃:音「市」,shì ㄕˋ。依賴,憑藉。

【白話】所以聖明的君主致力於教化而減省禁防舉措,知道憑藉禁止、防範是靠不住的。

威辟①既用,而苟免②之行興;仁信道孚③,故感被之情著。苟免者,威隟④則奸起;感被者,人亡而思存⑤。(卷二十四 後漢書四)

【註釋】①威辟:嚴酷的刑法。②苟免:苟且免罪。③孚:信服、信從。④隟:古同「隙」。空隙、可乘之機。⑤思存:思念,念念不忘。存,銘記在心。

【白話】嚴酷的刑法一經施用,以不當手段求得免罪的行為便會興起;落實仁義道德為人信服,所以人心受到感化的效果就很顯著。以不當手段希求免罪,刑法有漏洞時,奸邪之事就會發生;人心受到感化,儘管施政者已去世,人們還將他的恩德銘記在心。

聖王先德教,而後刑罰;立榮恥,而明防禁①;崇禮義之節,以示之;賤貨利之弊②,以變之。則下莫不慕義節(節作禮)之榮,而惡貪亂之恥。其所由致之者,化使然也。(卷四十三 說苑)

【註釋】①防禁:防備禁戒。②弊:通「幣」。財物。

【白話】聖王先實行德教,而後才使用刑罰;樹立榮辱的標準和觀念,並明示應當防止和禁戒的事項;崇尚禮義的節操,並給百姓做示範;輕視貨物財利,來改變人們的貪婪。那麼,臣民就沒有誰不喜歡禮義節操的光榮,而厭惡貪婪淫亂的可恥。之所以能使百姓達到這樣的原因,都是教化的結果。

孔子曰:「不教而誅謂之虐①。」虐政用於下,而欲德教之被四海,故難成也。(卷十七 漢書五)

【註釋】①虐:殘暴、凶殘。

【白話】孔子說:「不先對人民進行教化,而人民犯了罪就將其誅殺,這叫做暴虐。」使用暴虐的政治對待下民,卻想使道德教化普及天下,所以很難成功。

善御民者,一①其德法,正其百官,均齊民力,和安民心。故令不再而民順從,刑不用而天下化治。是以天地德之,天地以為有德。而兆民懷之。懷,歸。不能御民者,棄其德法,專用刑辟②,譬猶御馬,棄其銜勒③而專用箠策④,其不可制也必矣。(卷十 孔子家語)

【註釋】①一:統一。②辟:刑罰。③銜勒:穿套馬口以駕馭馬匹的器具。④箠策:箠音「垂」,chuí ㄔㄨㄟˊ。趕馬的鞭杖。

【白話】善於治理百姓的君王,統一道德和禮法規範,明確百官職責,協調均衡地使用民力,和順安定民心。如此,政令不必三令五申,百姓便會順從;不用刑罰,就能教化治理好天下。其恩德可以感通天地,億萬百姓都來歸順。不會治理百姓的君王,拋棄道德和禮法,專用刑罰懲治,就好比駕馭馬匹時,拋棄嚼子和籠頭,而專用鞭子鞭打,這樣一來,馬車失控就是必然的了。

夫聖人之修其身,所以御群臣也。御群臣也,所以化萬民也。其法輕而易守,其禮簡而易持。其求諸己也誠,其化諸人也深。(卷四十八 體論)

【白話】聖人加強自身的修養,是為了領導群臣。領導群臣的目的,是為了教化百姓。聖人制定的刑法寬鬆而容易遵守,制定的禮制簡約而容易受持。聖人凡事都真誠地要求自己,因此,對百姓的感化就很深刻。

故壹野不如壹市,壹市不如壹朝,壹朝不如一用,一用不如上息欲,上息欲而下反①真矣。不息欲於上,而欲於下之安靜,此猶縱火焚林,而索原野之不彫瘁瘁舊作廢改之,難矣!故明君止欲而寬下,急商而緩農,貴本而賤末,朝無蔽賢之臣,市無專利②之賈③,國無擅山澤之民。(卷四十九 傅子)

【註釋】①反:同「返」。②專利:壟斷某種生產或流通以掠取厚利。③賈:音「股」,gǔ ㄍㄨˇ。做生意的人、商人。

【白話】所以,限定民間不如限定集市,限定集市不如限定朝廷,限定朝廷不如限定用度,限定用度不如在上者去除奢欲。在上者去除奢欲,百姓就能返璞歸真。在上者不去除奢欲,卻想讓百姓安穩清靜,這就如同縱火焚燒森林,還想使原野不凋零枯敗,實在太難了!所以,英明的君主,遏止欲望,寬待百姓,對商業從嚴,而對農業寬鬆,重視農桑,不看重商業,朝廷中沒有蒙蔽賢能的佞臣,集市上沒有專利霸市的商人,國家沒有擅自開發山澤的人民。

教化之流,非家至而人說之也,賢者在位,能者布職,朝廷崇禮,百僚①敬讓,道德之行,由內及外,自近者始,然後民知所法,遷善日進而不自知。(卷二十 漢書八)

【註釋】①百僚:百官。

【白話】教化的普及,並不是要挨家挨戶去對每個人進行說教,只要賢德的人處在正位,有才能的人安排到適合的職位,朝廷崇尚禮節,百官互相恭敬謙讓,道德教化由內而外,從近處(朝廷內部)開始,然後百姓知道了效法的準則,不知不覺就會日漸改過向善。

子曰:「夫民,教之以德,齊①之以禮,則民有格心②。教之以政,齊之以刑,則民有遯心③。格,來也。遯,逃也。故君民者,子以愛之,則民親之;信以結之,則民不背;恭以蒞之,則民有遜心。」蒞,臨也。遜,猶順也。(卷七 禮記)

【註釋】①齊:整飭,整治使有條理。②格心:歸正之心。指向善的心。格,來,指至於善。③遯心:遯音「頓」,dùn ㄉㄨㄣˋ。逃避刑罰的心。遯,同「遁」。逃。

【白話】孔子說:「對待人民,要用道德來教育,用禮儀來約束,人民才會有向善的心理。如果用政令來教導,用刑罰來約束,人民就會產生逃避政令和刑罰的心。所以治理人民的人,如果能夠以愛護兒女的心來愛護人民,人民就會親附他;能夠以誠信樸實來團結人民,人民就不會背叛他;能夠恭恭敬敬地深入體察民情,人民就會自然生起歸順敬服之心。」

治民之道,務篤於教也。(卷四十二 鹽鐵論)

【白話】治理百姓最好的辦法,就是一心一意致力於推動教化。

古之仁人,推所好以訓天下,而民莫不尚德;推所惡以誡天下,而民莫不知恥。(卷四十九 傅子)

【白話】古代有德行的人,都能推己及人為天下人民著想,推行自己所崇尚的美德來教導天下,而人民沒有不崇尚美德的;以自己所憎惡的醜行來告誡天下,所以人民沒有不知道羞恥的。

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,見因天地教化民之易也。是故先之以博愛,而民莫遺其親;先修人事,流化於民也。陳之以德義,而民興行;上好義,則民莫敢不服也。先之以敬讓,而民不爭;若文王敬讓於朝,虞、芮推畔於野。上行之,則下效法之。道①之以禮樂,而民和睦;上好禮,則民莫敢不敬。示之以好惡,而民知禁。善者賞之,惡者罰之。民知禁,不敢為非也。(卷九 孝經)

【註釋】①道:音「島」,dǎo ㄉㄠˇ。通「導」。引導、指引。

【白話】古聖先王明白順從人性的教育可以感化人民,所以率先實行博愛,而人民受到影響,沒有人遺棄自己的親人;向人民宣揚仁義道德,人民感發,起而效法實行;率先做到恭敬、謙讓,人民就不會爭鬥搶奪;制定禮儀和音樂來引導、教育人民,於是人民就能和睦相處;賞善罰惡,明示人民應崇尚或應厭棄之事,人民知道禁令就不會違反。

孔子曰:「導①之以政,齊②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。導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」格,正。老氏稱:「法令滋章,盜賊多有。」(卷十二 史記下)

【註釋】①導:教導、勸導。②齊:整治。

【白話】孔子說:「用政治來教化人民,用刑罰來管理人民,這樣做,人民只想到如何免於刑罰,不會想到是不是可恥。但是用德行來教化人民,用禮義來管理人民,人民不但守法知恥而且能改過向善。」老子說:「法律政令愈繁複苛刻,走法律漏洞的盜賊反而愈來愈多。」

不知禮義,不可以行法①。法能殺不孝者,而不能使人為孔墨(墨作曾)之行;法能刑竊盜者,而不能使人為伯夷之廉。孔子養徒三千人,皆入孝出悌,言為文章,行為儀表,教之所成也。(卷四十一 淮南子)

【註釋】①行法:按法行事。

【白話】人民不懂得禮義,國家有了法律也實行不了。法律能將不孝之人處死,卻不能使人效法孔子、曾子那樣高尚的德行;法令能對盜竊的人處刑,卻不能使人像伯夷那樣清廉。孔子培養的學生有三千人,他們都能做到在家恪盡孝道,出外恭敬長上,說出的話能成為人們依循的規則,行為能成為人們的表率,這些都是教化的結果。

顯賢表德,聖王所重;舉善而教,仲尼所美①。(卷二十六 魏志下)

【註釋】①美:稱美、讚美。

【白話】表彰賢德的人,是聖明的帝王所重視的;推舉善人使大家見賢思齊,是孔子所稱道的。

孔子曰:「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①,順吉逆凶天之命。畏大人,大人即聖人,與天地合德也。畏聖人之言。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,狎②大人,侮聖人之言。」(卷九 論語)

【註釋】①天命:古注當善惡報應講,天命順之則吉,逆之則凶,所以可畏。②狎:音「俠」,xiá ㄒㄧㄚˊ。輕忽、輕慢。

【白話】孔子說:「君子有三項應當敬畏的事:敬畏因果報應的真相,敬畏有德或有地位之人,敬畏聖人的教誨。小人不知道因果報應,而肆無忌憚,輕佻地對待有德或高居上位之人,侮辱聖人的教誨。」

道家者流,蓋出於史官。歷紀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,秉要執本①,清虛②以自守③,卑弱以自持,此君人南面者之術也。合於堯之克讓④,《易》之嗛嗛⑤。一謙而四益,此其所長也。(卷十四 漢書二)

【註釋】①秉要執本:掌握要旨和根本。②清虛:清淨虛無。③自守:守住自己本分、本性。④克讓:能謙讓。克,能。⑤嗛嗛:音「千」,qiān ㄑㄧㄢ。謙遜貌。嗛,通「謙」,謙虛。

【白話】道家學派,應當是出於史官。其著作記載了歷代成敗存亡禍福的道理,能掌握綱要和根本,以清靜虛無的修養來守住自己的本分,以謙卑柔弱的態度來克制自己的習氣,這是君王治國的方法。符合堯帝的謙讓及《易經》的謙德。能夠處處謙讓則能獲得天道、地道、鬼神、人道中,虧損盈滿而利益謙讓的好處,這是道家的長處。

措①國於不傾之地,積②於不凋③之倉,藏於不竭之府,下令於④流水之原,使民於不爭之官,明必死之路,開必得之門。不爲不可成,不求不可得,不處不可久,不行不可復。(卷三十二 管子.牧民)

【註釋】①措:放置,安置。②積:積聚,貯藏。③凋:枯萎。《管子》原文作「涸」。涸,水乾竭、乾枯。④於:孫星衍云:「『於』字當依《文子.精誠篇》作『如』」。《史記.管晏列傳》於此亦作「如」。今譯文從「如」做「好像」解。

【白話】將國家建立在穩固不傾的基礎上,把糧食積存在取之不盡的倉廩中,把物資貯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庫裡,下達政令自本自根就像水出自源頭一般,能使老百姓處於無所爭端的官員,明示百姓犯罪必死的道路,向百姓開啟有功必賞的大門。不勉強辦不到的事,不盲目追求不能得到的利益,不處在難以持久的境地,不去做不得再犯的事情。

民不畏死,治國者刑罰酷深,民不聊生,故不畏死也。治身者嗜欲傷神,貪財殺身,不知畏之。奈何①以死懼之②?人君不寬其刑罰,敎人去情欲,奈何設刑罰法,以死懼之。若使民常畏死,當除己之所殘刻,敎民去利欲。而爲奇③者,吾得執④而殺之,孰⑤敢矣?以道敎化,而民不從,反爲奇巧,乃應王法,執而殺之,誰敢有犯者。老子傷時王不先道德化之,而先刑罰也。(卷三十四 老子.德經)

【註釋】①奈何:怎麼,為何。②懼之:令其畏懼。威懾人民的意思。之,代詞,指人民。③奇:不正。指非法的。④執:拘捕,捉拿。⑤孰:誰。

【白話】人民要是不怕死,又何苦用死來威懾他們呢?假如通過教化讓人民果真怕死,對不法之徒,我們可以抓起來殺掉,誰還敢作惡呢?(老子哀傷當時的君主不能先用道來教化百姓,而是先用嚴刑懲罰百姓。)

聖人行不言之教①。任其自行,斯不言之教也。道不可致②也。道在自然,非可言致也。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。(卷三十七 莊子)

【註釋】①不言之教:指上位者以德化民,不待言詞訓誡,而天下平治。②致:求取;獲得。

【白話】聖人施行的教化不依靠語言,而是以德政感化人民。大道是沒有辦法通過語言求得的。失「道」之後,只好據「德」來治天下;失「德」之後,只好依「仁」來治天下;失「仁」之後,只好行「義」來治天下;失「義」,最後只能以「禮」治天下了。

道行於世,則貧賤者不怨,富貴者不驕,愚弱者不懾①,智勇者不矜②,足於分也。法行於世,則貧賤者不敢怨富貴,富貴者不敢凌③貧賤,愚弱者不敢冀④智勇,智勇者不敢鄙愚弱。此法之不及道也。(卷三十七 尹文子)

【註釋】①懾:音「社」,shè ㄕㄜˋ。恐懼。②矜:驕傲;誇耀。③凌:侵犯;欺侮。④冀:企圖;非分地謀求。

【白話】如果道義能在世間施行,那麼貧窮卑微的人就不會有怨言,富裕尊貴的人就不會驕橫,愚笨軟弱的人就不會恐懼害怕,聰明勇敢的人就不會盛氣凌人,這是因為大家各守本分的緣故。如果良好的法令制度能在世間施行,那麼貧窮卑微的人就不敢怨恨富裕尊貴的人,富裕尊貴的人也不敢欺凌貧窮卑微的人,愚笨軟弱的人就不敢企盼超過聰明勇敢的人,聰明勇敢的人也不敢鄙視愚笨軟弱的人。這就是「法治」不如「道治」的地方。

大治之後,有易亂之民者,安寧無故①,邪心起也;大亂之後,有易治之勢者,創艾②禍災,樂生全③也。刑繁而亂益甚者,法難勝避,苟免④而無恥也;教興而罰罕用者,仁義相厲⑤,廉恥成也。(卷四十五 仲長子昌言)

【註釋】①無故:指沒有發生非常的變故。②創艾:艾音「意」,yì ㄧˋ。因受懲治而畏懼,戒懼。艾:通「乂(音「意」,yì ㄧˋ)」。儆戒,戒懼。③生全:保全生命。④苟免:苟且免於損害。⑤相厲:互相勸勉。厲:後人寫作「勵」,勸勉。

【白話】長治久安之後,會有作亂的百姓,這是因為安定太平沒有動盪,人們就會萌生邪惡之心;大亂之後,有容易治理的趨勢,這是因為百姓飽受災禍的傷害而畏懼,渴望保全生命。刑罰繁多但混亂卻更加嚴重,這是因為法網太密,難以躲避,於是人們就會為免於受罰苟且遵從法律,但不再有羞恥之心(一旦法律有漏洞,人們就會犯法);教化興起後刑罰很少被使用,這是因為以仁義相勸勉,人們的廉恥之心形成了的緣故。

以身教者從,以言教者訟。(卷二十二 後漢書二)

【白話】(第五倫上疏說:)自己以身作則來教化,別人就會聽從;只用言論教育別人(自己不做),就會有爭論。

文子①曰:「周諺有言:『察見淵魚者不祥,智料隱匿者有殃。』且君欲無盜,莫若舉賢而任之,使教明於上,化行於下。人有恥心,則何盜之為?」於是用隨會知政,而群盜奔秦焉。用聰明以察是非者,群詐之所逃;用少(少作先)識以擿奸伏者,眾惡之所疾。智之為患,豈虛也哉。(卷三十四 列子)

【註釋】①文子:趙文子,即趙武。嬴姓,趙氏,諱武,諡號曰「文」。春秋時晉國卿大夫。戲劇「趙氏孤兒」的歷史原型。

【白話】趙武回答晉侯說:「周人的諺語有這麼一句話:『能看清深潭中游魚的人不吉利,以智巧料知隱匿事物的人會遭殃。』您要想使晉國沒有盜賊,不如選拔賢良並予以任用,使朝廷中政教清明,百姓中好風氣流行。人們有了羞恥之心,哪還會去做盜賊呢?」於是晉侯任用隨會主持有關政務,眾多盜賊便逃往秦國去了。

所貴聖人者,非貴其隨罪而作刑也,貴其防亂之所生也。是以至人①之為治也,民有小罪,必求其善以赦其過;民有大罪,必原其故以仁輔化。是故上下親而不離,道化流而不蕰②。(卷四十八 體論)

【註釋】①至人:指思想或道德修養最高超的人。②蕰:音「運」,yùn ㄩㄣˋ。古同「蘊」,聚積;積滯。

【白話】尊崇聖人的原因,不在於他能根據人民所犯的罪行而制定刑律,而在於他能事先防止禍害的產生。道德修養最高明的人這樣治理國家:百姓如果犯有小罪,一定從中尋求他的善意之處,來赦免他的過失;百姓犯有大罪,一定找出犯罪的原因,然後用仁德來輔助教化他。因此上下親近而不乖離,道德教化普施而不滯礙。

聖人無常心,聖人重改更,貴因循,若自無心也。以百姓心為心。百姓心之所便,因而從之。善者吾善之,百姓為善,聖人因而善之。不善者吾亦善之。百姓為不善,聖人化之使善。信者吾信之,百姓為信,聖人因而信之。不信者吾亦信之。百姓為不信,聖人化之使信也。(卷三十四 老子)

【白話】聖人沒有主觀的成見,根據百姓的需要和心理狀態,怎樣適合便怎樣做。善良的人,我善待他;不善良的人,我也善待他(這樣可使人人向善)。守信的人,我信任他;不守信的人,我也信任他(這樣可使人人守信)。

為國家者,見惡,如農夫之務去草焉,芟夷①蘊崇②之,絕其本根,勿使能殖,則善者信③矣。(後補卷四 春秋左氏傳上)

【註釋】①芟夷:芟音「山」,shān ㄕㄢ。除草;割除。芟:除草。夷:鏟平;削平。②蘊崇:蘊音「運」,yùn ㄩㄣˋ。積聚,堆積。蘊:積聚;蓄藏。崇:聚積。③信:音「身」,shēn ㄕㄣ。同「伸」。舒展開。

 

【白話】治理國家的人,見到惡行,就像農夫致力於除草一樣,除掉它將它堆積起來,挖掉它的老根,不要使它再生長,那麼善行就能得到伸展。

君子以情用,小人以刑用。榮辱者,賞罰之精華①也。故禮教榮辱,以加君子,治其情也;桎梏鞭朴②,以加小人,治其刑也。君子不犯辱,況於刑乎?小人不忌刑,況於辱乎?若夫中人之倫,則刑禮兼焉。教化之廢,推中人而墜於小人之域;教化之行,引中人而納於君子之塗③。是謂彰化④。(卷四十六 申鑒)

【註釋】①精華:事物中最精粹、最美好的部分。②鞭朴:朴音「撲」,pū ㄆㄨ。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。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。朴,通「扑」。③塗:通「途」。④彰化:使教化彰明。

【白話】對君子要用情理(來感召),對小人則用刑罰(來威懾)。榮譽和恥辱,是對人的最好獎懲。所以,將禮儀教化和榮譽恥辱,用在君子身上,是以情理來治理;腳鐐、手銬、鞭子、棍棒,用在小人身上,是以懲治來管理。君子連受恥辱都不願意,何況接受刑罰呢?小人連刑罰都不懼怕,何況恥辱呢?介於君子和小人之間的中等人,則要刑罰、禮教並用。如果廢棄了倫理道德的教育,就會把中等之人推落到小人的境地;如果施行倫理道德的教化,則可以把中等之人引導上君子的道路。這就叫做「彰化」。

古之王者,莫不以教化為大務。立大學①以教於國②,設庠序③以化於邑,漸④民以仁,摩⑤民以義,節民以禮。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,教化行而習俗美也。(卷十七 漢書五)

【註釋】①大學:大音「太」,tài ㄊㄞˋ。即太學,我國古代設於京城的最高學府。大,「太」的古字。②國:國都。③庠序:庠音「詳」,xiáng ㄒㄧㄤˊ。古代的地方學校。顏師古注「庠序,教學之處也,所以養老而行禮焉。」④漸:滋潤、潤澤。⑤摩:砥礪、勉勵。

【白話】古代的君王,沒有不把教化當作治國要務的。設立太學在國都推行教化,建立庠序(地方學校)在城邑鄉鎮開展教化,以仁愛惠及人民,以道義勉勵人民,以禮儀節制人民。所以,刑罰雖然很輕,但卻沒有人違犯禁令,這是因為教化施行而習俗美好的緣故。

聖王修義之柄,禮之序,以治人情。治者,去瑕穢,養精華也。故人情者,聖王之田也。修禮以耕之,和其剛柔。陳義以種之,樹以善道。講學以耨①之,存是去非類也。本仁以聚之,合其所盛。播樂以安之。感動使之堅固。故治國不以禮,猶無耜②而耕也。無以入之也。為禮不本於義,猶耕而不種也。嘉穀無由生也。為義而不講以學,猶種而不耨也。苗不殖。草不除。講之以學而不合以仁,猶耨而不穫也。無以知收之豐荒也。合之以仁而不安以樂,猶穫而不食也。不知味之甘苦。安之以樂而不達於順,猶食而不肥也。功不見也。(卷七 禮記)

【註釋】①耨:nòu ㄋㄡˋ。用耨除草。喻除穢去邪。②耜:音「四」,sì ㄙˋ。耒(音「壘」,lěi ㄌㄟˇ)下鏟土的部件,初以木製,後以金屬製作,可拆卸置換。一說,耒、耜為獨立的兩種翻土農具。

【白話】聖王遵循義的根本、禮的秩序,來調治人心。因此人心是聖王耕種的土地。用修養禮儀來耕耘,用倡導道義來播種,用講習學問(存是去非)來除草,根據仁愛來加以收穫,用樂的教化來安定人心。因此治理國家如果不用禮,就如同沒有農具而去耕田。制定禮儀規範而不以義為宗旨,就好比只耕田而不播下穀物的種子。推行道義而沒有人來講學以辨明是非,就好比只播種而不鋤草。只講學而不契合仁愛的存心,就好比雖然有人除草但也不會有好的收成。契合仁愛而不以樂的教化來安和人心,就如同雖有收成而沒能享用成果。用樂教來使人心安定卻不能達到和順自然的境界,就如同享受了成果而沒有得到健康。

孔子曰:「聖人之治化也,必刑政相參①焉。太上以德教民,而以禮齊之。其次以政導民,以刑禁之。化之弗變,導之弗從,傷義敗俗,於是乎用刑矣。」(卷十 孔子家語)

【註釋】①相參:相互配合。

【白話】孔子回答道:「聖賢治理教化民眾,一定是刑罰和政令相互配合使用。最好的辦法是用道德來教化民眾,並用禮法加以約束。其次是用政令引導民眾,並用刑罰加以禁止。如果教育之後還不能改變,引導之後還不聽從,以至於違背道義而敗壞風俗,在這種情況下才用刑罰來懲處。」

治國,太上養化①,其次正法②。民交讓,爭處卑,財利爭受少,事力爭就勞,日化上③而遷善④,不知其所以然,治之本也。利賞而勸善,畏刑而不敢為非,法令正於上,百姓服於下,治之末也。(卷三十五 文子)

【註釋】①養化:謂致力於道德教化,轉變人心、風俗,使其歸於自然。②正法:依法制裁、辦理。③化上:受君主感化。④遷善:改過向善。

【白話】治理國家,最上之策是以道德來感化,其次是依據法律治理。使民眾互相謙讓,爭相處於卑下,面對財利爭相拿少的部分,面對工作爭相做勞累的事情,每天受到君王的教化,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向善,這是治國的根本。百姓把獎賞當作利益而勉力為善,畏懼刑罰而不敢為非作歹,君王的法令公正嚴明,百姓服從,這是治理國家的次要之事。

聖人之於法也已公矣,然猶身懼其未也。故曰:「與其害善,寧其利淫①。」知刑當之難必②也,從而救之以化,此上古之所務也。(卷四十八 體論)

【註釋】①與其害善,寧其利淫:出自《周書‧列傳第十五》。②難必:難以肯定。

【白話】聖人治法已經很公正了,可是仍然擔心尚有不公之處。所以說:「與其傷害賢善之人,寧可利於有罪之人。」他們深知量刑適當與否難以肯定,於是用道德教化來補救,這是上古時期的古聖先王所致力做的事情。

聖王在位,明好憎以示人(人作之),經①誹譽以導之,親賢而進之,賤不肖而退之。無被瘡流血之患,而有高世尊顯之名,民孰不從?古者法設而不犯,刑措而不用,非可刑而不刑也,百工②維時,庶績③咸熙④,禮義修而任賢得也。(卷四十一 淮南子)

【註釋】①經:度量、劃分。②百工:百官。③庶績:各種事業。④熙:興盛。

【白話】聖明的君主居於高位,闡明好惡來昭示國人,通過對善惡行為的批評、稱譽來引導人民,親近賢人並提拔他,鄙棄不賢的人並罷免他。沒有受傷流血之苦,而能夠享有崇高尊顯的名聲,百姓誰不願意學習效法呢?古代制定了法律卻無人觸犯,設置了刑罰卻不施用,不是該施刑而不用刑,是因為百官都能夠做好本職工作,各項事業都興盛成功,禮義得到修治,賢德之人得到了任用。

景公問晏子曰:「明王之教民何若?」對曰:「明其教令,而先之以行;養民不苛,而防之以刑。所求於下者,不務①於上;所禁於民者,不行於身。故下從其教也。稱事以任民,中聽②以禁邪,不窮③之以勞,不害之以罰④,上以愛民為法,下以相親為義,是以天下不相違也。此明王之教民也。」(卷三十三 晏子)

【註釋】①不務:當作「必務」,此涉上下文諸「不」字而誤。②中聽:指治獄得當。③窮:盡、完。④不害之以罰:不用刑罰害民。

【白話】景公問晏子:「英明的君主是怎樣教化人的?」晏子答道:「闡明教義和政令,且自己率先履行;養育人民不苛刻嚴厲,而用刑罰預防犯罪。要求臣民做到的,君王必須要先做到;禁止百姓做的事情,自己絕不能去做。因此,下民就會聽從其教導。估量事情的輕重來使用民力,恰當地處理訴訟來禁止邪惡;不使百姓因過度勞役而筋疲力盡,不用懲罰來傷害百姓;在上者以愛護百姓為準則,在下者以相親相愛為道義。這樣,天下之人就不會互相背離。這就是英明的君主教育人民的方法。」

古之聖王,舉孝子而勸之事親,尊賢良而勸之為善,發憲布令①以教誨,賞罰以勸沮②。若此則亂者可使治,而危者可使安矣。(卷三十四 墨子)

【註釋】①發憲布令:發號施令。②沮:阻止、禁止。

【白話】古時候聖賢的君王,推崇孝子,以勸導人們侍奉雙親;尊重賢良,以勸導人們做好事;頒布法令,來教育人民;明確賞罰,來對人民進行勉勵和勸阻。照這樣做,混亂的社會可使其清明,危險的局面可使其穩定。

蓋堯之為教,先親後疏,自近及遠,周之文王亦崇厥化。(卷二十六 魏志下)

【白話】唐堯施行教化,先親後疏,由近到遠,周朝的文王也遵行這樣的教化。

子曰:「性①相近也,習②相遠也。」君子慎所習。(卷九 論語)

【註釋】①性:人的本性。②習:積久養成的慣性行為。

【白話】孔子說:「人的本性本來是相近的,都是純淨純善的,由於個人後天的習染不同,差異就愈來愈遠了。」

先王知人有好善尚①德之性,而又貪榮而重利,故貴其所尚,而抑其所貪。貴其所尚,故禮讓興;抑其所貪,故廉恥存。(卷四十九 傅子)

【註釋】①尚:重視、尊崇。

【白話】先王知道人一方面有喜好善良、崇尚美德的本性,另一方面又貪慕榮譽財利,所以就重視其所崇尚的,而抑制其所貪求的。重視其所崇尚的,所以禮讓之風興起;抑制其所貪求的,所以廉恥之心保全。

上為下效,然後謂之教。(卷四十五 崔寔政論)

【白話】在上者怎麼做,在下者就起而效法,這樣就稱為教化。

子曰:「弟子入則孝,出則悌,謹而信,汎愛眾,而親仁。行有餘力則以學文。」文者,古之遺文。(卷九 論語)

【白話】孔子說:「身為子弟,在家要孝敬父母,出外要恭敬長輩和上司,做事要謹慎小心,說話要言而有信,要博愛眾人,親近有仁德的人。實行這六事以外,再學習古聖先賢的典籍。」

子曰:「教民親愛,莫善於孝。教民禮順,莫善於悌。移風易俗,莫善於樂。夫樂者,感人情,樂正則心正,樂淫則心淫也。安上治民,莫善於禮。上好禮,則民易使。禮者,敬而已矣。敬,禮之本,有何加焉。故敬其父則子悅;敬其兄則弟悅;敬其君則臣悅;敬一人而千萬人悅。所敬者寡,悅者眾,所敬一人,是其少。千萬人悅,是其眾。此之謂要道也。」孝悌以教之,禮樂以化之,此謂要道也。(卷九 孝經)

【白話】孔子說:「教導百姓相親相愛,沒有比弘揚孝道更好的了,因為孝是仁愛的原點。教導百姓遵循禮節,順從長上,沒有比弘揚悌道更好的了。改善社會風氣習俗,沒有比用良善的音樂去陶冶感化更好的了。安穩君長,治理人民,使上下各守本分,沒有比禮節更好的了。禮的意義,歸根結柢就在於一個『敬』字。因此,尊敬別人的父親,做兒子的就會高興;尊敬別人的兄長,做弟弟的就會高興;尊敬別人的君王,身為臣子的就會高興;尊敬一個人,卻有千千萬萬的人感到高興。所尊敬的雖然是少數人,而感到高興的卻有許多人。這就是把推行孝道稱為『要道』的意義!」

子產治鄭,民不能欺;子賤治單父①,人不忍欺;西門豹治鄴②,人不敢欺。三子之才能,誰最賢哉?辨治者當能別之。(卷十二 史記下)

【註釋】①單父:單音「善」,shàn ㄕㄢˋ。春秋魯國邑名,故址在今山東省單縣南。②鄴:音「業」,yè ㄧㄝˋ。

【白話】子產治理鄭國,百姓不能欺騙他;子賤治理單父,百姓不忍欺騙他;西門豹治理鄴縣,百姓不敢欺騙他。這三個人的才能,誰最高明呢?善於明察且懂得治理的人,應當能夠分辨得出。

文子問德仁義禮。老子曰:「德者民之所貴也,仁者人之所懷也,義者民之所畏也,禮者民之所敬也。此四者聖人之所以御①萬物也。」(卷三十五 文子)

【註釋】①御:統治、治理。

【白話】文子請教關於德、仁、義、禮的學問。老子說:「德是百姓所崇尚珍重的,仁是百姓所仰慕嚮往的,義是百姓所崇敬佩服的,禮是百姓所恭敬端肅的。這四個方面是聖人用來統領萬物的道德規範。」

一年之計,莫如樹①穀;十年之計,莫如樹木;終身之計,莫如樹②人。(卷三十二 管子)

【註釋】①樹:種植、栽種。②樹:培養、造就。

【白話】如作一年的規劃,沒有什麼事比種植五穀更為重要;如作十年規劃,沒有什麼事比栽種樹木更為重要;如作終身規劃,沒有什麼事比培育人才更為重要。

儒家者流,蓋出於司徒①之官,助人君、順陰陽、明教化者也。游文於六經②之中,留意於仁義之際。祖述③堯舜,憲章④文武,宗師⑤仲尼,以重⑥其言,於道最為高。(卷十四 漢書二)

【註釋】①司徒:古代官名,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。②六經:六部儒家經典,即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易》、《樂》、《春秋》。③祖述:宗奉、效法古人的所作所為。④憲章:效法、遵守法制。⑤宗師:尊崇、效法,以之為師。⑥重:崇尚、推崇。

【白話】儒家學派,其源頭來自於掌管教化的司徒官,其宗旨就是輔助君主、順應陰陽、提倡教化。他們涵泳於六經的教誨中,時常留意推行仁義的機會。他們宗奉效法堯舜的作為而加以傳述,遵守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典章而加以闡明,景仰崇敬孔子並奉為老師,尊重古聖先王的教誨,在各派道術中最為崇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