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公藝百忍】唐張公藝,九世同居。睦族之道,忍字百餘。

德育故事-二十四悌圖說一

十三、【公藝百忍】

唐張公藝,九世同居。睦族之道,忍字百餘。

【原文】

唐張公藝,九世同居。高宗問其睦族之道,公藝請紙筆以對,乃書忍字百餘以進。其意以為宗族所以不睦,由尊長衣食或有不均,卑幼禮節或有不備,更相責望,遂為乖爭。苟能相與忍之,則家道雍睦矣。

李文耕曰,處家之道,非一忍字所能盡,然忍固爭之反,化之漸也。凡憎嫌之端,初起甚微,結之便深,構之便大,一忍則無事矣。況相效於忍,有不和順者乎。張公治家,更有規範,然忍字固其得力處也。

【白話解釋】

唐朝時候,有個姓張名叫公藝的,他家裏竟有九代,同住在一塊兒不分家了。高宗皇帝就叫了張公藝來問他道,你們能夠使得族中這樣的和睦,究竟是用的什麽法子呢?

張公藝就請求用了紙筆來對答,高宗皇帝就給了他紙筆。張公藝提起筆來,竟接連寫了一百多個「忍」字,進到皇帝那裏。

照張公藝的意思,以為大凡一家人家,宗族間的所以不和睦,每每由於尊長的衣食,或者有了不平均,卑幼的禮節,或者有了不完備。大家互相責問,互相怨望,所以就發生了種種乖異和爭鬧的事情。倘然能夠大家百樣都忍耐些,那麼家裏當然是很和睦的了。

【注解】

  1. 責望:責人以所難而相怨也。
  2. 乖,背也。
  3. 憎嫌,猶言厭惡。
  4. 構:附會以成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