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元文化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

作者:淨空老和尚

我聽說有些同修對我的修學生起疑惑,認為我現在不是專修淨土,而是在搞多元文化。其實這件事,就是俗話常講的「文字障」。

何謂多元文化?這個名詞,我從前沒聽說過,我是到澳洲參加尤里先生舉辦的「多元文化論壇」,才知道有個多元文化。我一聽這個名詞,再看看他們的作法,原來這就是佛家講的「發菩提心」,四弘誓願的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淨業三福最後一句「勸進行者」,也是《無量壽經》說的「佛所行處,國邑丘聚,靡不蒙化」。佛在每個場合用的名詞雖然不同,但是意思都一樣。

我們要問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過去父母要不要度?佛說:「一切眾生皆是未來諸佛」,未來諸佛要不要度?一切眾生,包括許多不同的族類。你們很慈悲,常常放生,連畜生都有慈悲心度牠,難道不同的種族、不同的宗教就不度了嗎?這豈不是矛盾?天天讀經,天天聽經,聽到迷惑顛倒,疑慮重重,這不能怪我,我說得相當清楚,要怪自己不會聽。

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告訴我們,聽經、讀經的三個原則:「離言說相、離名字相、離心緣相」。果然能遵守馬鳴菩薩這三個原則,你讀經、聽經會開悟。若不會運用這個原則,聽經著音聲相,讀經著文字相、著名詞術語相,聽了又胡思亂想,著心緣相。以這種方法聽經,愈聽愈糊塗,愈聽愈迷惑,怎能懂得如來真實義?

我到澳洲一接觸多元文化,就知道那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要廣度各個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。這件事情是誰開始的?諸佛如來。我們接觸多元文化、推廣多元文化,就是落實《無量壽經》,落實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經不是聽過就好了,而是要將經教變成生活、工作與處事待人接物的指導方針,這才是真學佛。

諸佛菩薩「隨類化身,隨機說法」,應以基督教身得度者,佛菩薩就示現牧師而為說法;應以伊斯蘭教得度者,佛菩薩就示現阿訇而為說法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,各個宗教、各種族群都有,你若還嫌棄這個宗教,厭惡那個族群,就是還有分別、執著,這就不是菩提心。往生的條件: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縱使做到一向專念,但沒有發菩提心,還是不能往生。

過去無量劫來,我們生生世世都做到了「一向專念」,卻不能往生淨土,原因就是沒發菩提心。菩提心真正發了,就是儒家所說的「仁者無敵」。「仁」是仁慈的人,心地仁慈的人沒有敵對,對於冤親債主都像家親眷屬一樣愛護。他只有愛心,沒有怨恨心,無論對人、對動物,乃至於對植物、礦物,都是以真誠的愛心來看待,這稱作菩提心。若看到這個歡喜,看到那個討厭,這是輪迴心,輪迴心一向專念,還是搞輪迴;唯有菩提心一向專念,才能往生極樂世界。

對於事實真相,我不厭其煩的多說幾遍,目的何在?就是希望大家早一天成佛,成佛之後廣度眾生,這也是佛的願望。要想成佛,一定要像佛一樣的發心,佛是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大慈大悲,沒有界限。六道眾生是對喜歡的人慈悲,不喜歡的人不慈悲,這不是大慈大悲,這是「愛緣慈悲」。愛緣慈悲還是輪迴心。

一定要知道,多元文化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將這句話看得最重要。你要是反對,就是捨棄四弘誓願的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縱使你念佛日夜不間斷,還是搞輪迴,永遠成不了佛。

今天展開經卷,我們讀的是中文經典。可見將佛經翻譯成各種語言,是不分族群、不分宗教,廣度眾生,這是菩提心,這是真正覺悟。這種心行,澳洲人稱之為「多元文化」。你反對多元文化,就是反對「發菩提心」,反對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要趕緊懺悔,趕緊回頭,回頭是岸。再不回頭,你還是輪迴心造輪迴業,這是經上常說的「可憐憫者」。

(1999年8月31日講於澳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