聆聽🎵有聲書👇️
印光大師(公元1861-1940年),法名聖量,字印光,自稱「常慚愧僧」,又號「繼廬行者」。與近代高僧虛雲、太虛、諦閑等大師均為好友,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。後人將其與虛雲、太虛、弘一大師並列,合稱為「民國四大高僧」。
一、人物生平
1.地靈人傑童中秀
印光大師,生於清咸豐十一年(公元1861年)農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,陝西合陽縣孟莊鄉赤城東村人,俗姓趙,名丹桂,號子任。父名秉綱,知書達理,仁和德劭,耕讀傳家,母張氏系清初禮部尚書雍正之師張大有之後裔,向善拜佛,慈和淑慎,鄉里相敬。兄弟三人,師最小,幼年隨兄讀儒書,穎悟非常。
合陽古稱「有莘」,昔日賢相伊尹在此躬耕,為示景仰,故大師字諱「紹伊」。少時讀程朱(熹)、韓(愈)、歐(陽修)之書,受其影響而辟佛。十五歲後,病困數載,得讀佛經書,始悟前非,乃回心向佛。
2.出家受阻巧化解
清光緒七年(公元1881年)大師二十一歲,禮終南山南五台蓮花洞道純和尚出家。未三月,長兄尋至,假借母病重為由,誆師回家,不准出家。師巧作圓融,故作妥協,尋找機會。一日,長兄探親外出,二哥在場曬穀,師乘機占一觀音課,云「高明占祿位,籠鳥得逃生」。遂竊回僧衫並錢二百文,奔蓮花洞寺道純法師處,恐兄追至,不敢久留,一宿而去。這一走,後因戰亂諸多原因,大師再未回秦地,也再未與家人謀面。
3.曬經喜得聞淨土
大師隻身孤影,從終南一路涉跋,來至湖北,途經竹溪縣蓮花寺時,蒙住持慈悲收留,在寺院勤作服勞。住持見師誠實穩重,委予管理庫房重任。
六月,寺院曬經,師得讀殘本《龍舒淨土文》,遂明瞭念佛法門圓賅萬法,普攝群機,乃即生了生脫死之要道。
次年,大師到陝西興安縣(今安康市漢濱區)雙溪寺印海律師座下受具足戒。戒期擔任繕寫之事,因自幼眼疾,幾乎失明,繕寫過多,眼疾復發,於是一心念佛,目疾乃癒。由此益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議,自此,自行化他皆以淨土為依歸。
4.韜光養晦三十載
為早日成就,受戒後大師即歸隱終南,住太乙峰,日夜念佛,兼讀佛經,歷經三載。後聞紅螺山資福寺為專修淨土道場,於一八八七年十月十四日辭師前往,並自號「繼盧行者」,願以淨宗開山祖師廬山慧遠大師為先範,堅定志願。
一八八八年正月朝五台畢,仍回資福寺。一八八八年十月進念佛堂,後任香燈、寮元及藏主等職。此間,除念佛外,深入經藏,研讀大乘典籍。
一八九一年,至北京龍泉寺當行堂,苦行培福,潛修密證,長養聖胎。
一八九二年住圓廣寺;一八九四年,普陀山法雨寺化聞和尚,入京迎請《龍藏》,助理需人,遂隨之南下,居法雨寺藏經樓。
大師在法雨寺勵志精修,唯念彌陀。一住數年,深受大眾敬重。一八九七年,應寺眾堅請,乃開講《彌陀便蒙鈔》,聽眾欽佩不已。
嗣後,便謝絕眾緣,於珠寶殿側掩關修行,連閉兩期,為時六年。於關房中自書「念佛待死」以自策勵。出關後,曾出外住茅蓬。光緒三十年(公元1904年),師四十四歲,因諦閑法師為浙江溫州頭陀寺迎請藏經,又為之助理一切,事畢師仍回法雨寺。
大師生性沉穩,道心懇切,出家三十餘載,始終韜晦,不喜結交,不好名聞利養,惟精進念佛,心無旁騖,終得念佛三昧。因絕少與世俗往來,因此大師之名鮮為人知。
5.文鈔發行威名揚
民國二年(公元1912年),大師五十二歲,高鶴年居士取大師文章數篇,次年刊載上海《佛學叢報》,署名「常慚」,讀者無不歎服。民國六年(公元1918年),徐蔚如居士得大師三封致友人的書信,遂印行,題為「印光法師信稿」。次歲,又得大師文稿二十餘篇,印於北京,題曰《印光法師文鈔》。師六十歲時,徐蔚如居士再集大師文稿數十篇合訂二冊,出版於商務印書館,木刻於揚州藏經院。後又迭次增廣,排印於中華書局,題曰《增廣印光法師文鈔》。
大師文鈔言言見諦,字字歸宗,上符佛旨,下契群機,發揮禪淨奧義,抉擇法門難易,發前人所未發,且文辭典雅,是以凡聞大師名者,人人必爭請奉讀師之文鈔。由是,大師威名揚於環宇。渴望皈依大師門下之善信人等,日益增多。有登門造訪請求慈悲攝受者,有親寫書信乞賜法名者。一時間,做大師的皈依弟子蔚然成風。
6.廣種福田辦慈善
民國十一年,師六十二歲,江蘇義務教育會成立,呈請省下令用寺廟做校舍,佛教界嘩然,大師為此奔走,護教護寺不遺餘力。同年,應定海知事陶在東請,推薦智德法師去監獄講《安士全書》,宣揚因果報應和淨土教義,自己應聘為「江蘇監獄感化院」名譽院長。是年,陶在東又與會稽道尹黃涵之,彙集大師之道行、事蹟,呈報政府,請予題賜「悟徹圓明」匾額。銅鼓喧天送至法雨寺,香花供養,盛極一時,緇素讚歎,然大師對此則置若罔聞。有問之者,答曰:「虛空樓閣,自無盛德,慚愧不已,榮從何來?」
民國十八年,師六十九歲,應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請,連日開示,聽者蜂擁而至。
大師一生儉以自奉,厚以待人,凡善信供養香敬,從來不入私囊,助印佛書流通而外,辦佛教義賑會、慈幼院等,亟力於慈善事業,廣種福田。有供養珍美衣食,推卻不過者,轉手即送他人。大多數的普通物品,咸皆交至庫房,與大家共用,絕不自用。
7.創辦弘化興靈巖
為弘揚佛法,挽救世道人心,大師在上海、蘇州創辦弘化社。捐出自己香俸,又勸募籌款,廣印經書流通,二十餘年所印佛書計有百十種之多,其數不下四、五百萬冊。佛像亦有百萬餘幀之多,教之內外,普受法益者甚眾。
大師早就擬欲歸隱,於民國十九年二月住蘇州,掩關於報國寺,課餘則修訂四大名山山志,民國二十六年冬(七十七歲),由於戰事,應妙真和尚請,移錫蘇州城外木瀆靈巖山寺掩關安居。
印光法師為靈巖山寺制訂了五條規約,要求僧人堅持「不募緣,不做會,不傳法,不收徒,不講經,不傳戒,不應酬經懺。專一念佛,每日與普遍打七功課同。」為十方淨眾開闢全國第一的淨土專修道場。他依舊方便閉關,不參與事務。
大師體貌雄偉,道風峻肅,與人語,直剖肺腑,雖達官貴人,絕無假借。弘揚淨土,不遺餘力。中外信徒來寺叩關請益,大師對來者慈悲開導,折攝兼施,使聞者悅服。
8.端坐念佛安示寂
民國二十九年(公元1940年)農曆十月二十七日,大師略示微疾,自知往生時至,遂召集大眾,安排寺院事宜。十一月初四,與大眾說到:「蒙佛接引,我要去了,大家要念佛,要發願,要生西方。」語畢,即移座椅上,面西端身正坐,在大眾念佛聲中,安詳西逝,時年八十,僧臘六十。次年二月十五日荼毗,得五色舍利無數。僧俗弟子建塔靈巖山巔,並於民國三十六年九月十九日將師舍利奉安入塔。
二、主要著作
現今留存的《印光大師全集》共有七冊,其中前三冊是印光大師本人親撰的作品,即第一冊《印光大師文鈔》(增廣正編),第二冊《印光大師文鈔續編》(第二編),第三冊《印光大師文鈔三編》(外集)。
另還有《佛法修行止偏法要》、《印光大師嘉言錄》、《印光大師嘉言錄續編》、《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》等書藉,皆是由大師全集文鈔中取其精華,由別的法師或在家弟子編輯而做。
三、結語
大師一生棄絕名利,嚴淨戒律,誠敬恭慎,注重因果,並提出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。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真為生死,發菩提心。深信切願,持佛名號」的修學方針。不標新玄奇,唯重實行篤修。以身作則,言傳身教。皈依弟子,眾星拱辰。受師之教,精修淨業,得以往生西方淨土者,亦難枚舉。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,尊為蓮宗第十三祖,被稱為大勢至菩薩再來。弘一大師更是盛仰其德,讚曰:「宏揚淨土,密護諸宗。明昌佛法,潛挽世風,折攝皆具慈悲,語默無非教化,三百年來一人而已!」
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同學整理
⭕️ 淨空老法師專集🔜 https://www.amtb.tw
⭕️ 儒釋道文化教育🔜 https://rsd.hwadzan.com
⭕️ 華藏淨宗弘化網🔜 https://www.hwadz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