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緣消舊業,不跟人起衝突

作者: 蔡禮旭老師

【一念自私自利,縱使再有禮貌也是惡;一念利益眾人,縱使是打人罵人也是善。】

《了凡四訓》這本書,對於善的判斷講解得非常透徹。其中有提到,打人、罵人是否善?這要從根本看。它有真有假,有是有非,有偏有正,有半有滿,有大有小,有難有易,有端有曲,太多了。我們要認真研讀《了凡四訓》裡的道理, 對自己乃至家庭絕對有莫大的幫助,而且這本書日本天皇把它視為治國寶典,所以對一個國家也相當有幫助。

人生就像一盤棋,而這盤棋如何走得好的規則,就是這本《 了凡四訓》。如何立命的方法、理論,還有表演事例皆在其中。當你真正了解規矩,縱使你現在這盤棋並不是很好走, 相信你往後的人生也會把它走得有聲有色,這才是人生的智慧與功夫。人生不要祈求有一盤好棋讓你下,往往好棋都會讓人安逸放縱。所以人生蓋棺論定是要看你的棋藝,看你人生的智慧。

善惡的標準從以下幾點來判斷,第一、從真假判斷,在《了 凡四訓》這本書裡有說到很多讀書人去問中峰和尚:打人罵人是否惡?中峰和尚就說:不見得。接著又問他:那對人很恭敬、很有禮貌是否善?中峰和尚也說:那也不一定。所以這些讀書人被中峰和尚的話搞糊塗了。這些書生還懂得謙卑請教中峰和尚,中峰和尚就說:假如他打人、罵人是因為要喚醒那個人,一巴掌要把他打醒,這個存心是利益他人,所以也是善。所以你那一巴掌打下去要確定他能否清醒,假如不能就不要打,那會結怨。學問還是要學得靈活,要伺機而動,否則可能我們學了一、二個月,就產生很多障礙。

讀書人對人很有禮貌、很恭敬是否善?中峰和尚就說:假如他的目的是為了升官發財,都為了自己的私欲,那對人的禮敬也是虛偽的,所以也不是善。從中峰和尚的教誨,我們可以了解真善與假善要從存心去判斷。一念自私自利,縱使再有禮貌也是惡;一念利益眾人,縱使是打人罵人也是善。

現在的人常常會有一種心態,「他既然這樣對我,我也要這樣對他」,用這種報復心理。其實當我們用報復心理的時候,我們要回頭想想,我們為什麼生氣?因為對方做錯了,我們才生氣。

結果我們現在也要學對方做錯,那我們應該氣誰?氣自己! 你當初生氣是他做不對,你還效法他,那你哪有資格生他的氣,你不是跟他一般見識!所以最重要的應該是包容,應該是去轉化,絕對不能報復,因為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。而且我們遇到惡緣的時候,一定要生還債想。

諸位同修,當你欠人家二十萬,拿了十萬塊去還的時候,你的內心應該舒服多了,慢慢就減輕了。所以隨緣消舊業,愈不跟人起衝突,愈能夠包容,愈能夠在逆境當中提起正念, 業障一點一滴就消掉了。

蔡禮旭老師 52-118-0027 《弟子規》與佛法修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