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淨空老和尚開示
《弟子規》是嬰孩出生時候就要教,為什麼?他已經在學了。你不要認為他無知,他不懂事,那全錯了。現在我們找到證明,美國的心理醫生魏斯博士,我在他著作裡面看到,他用催眠的方法,譬如現在是四十歲,他說你回到三十歲,再回到二十歲,再回到十歲,再回到一歲,再回到母親胎胞裡面。問你現在在母親胎胞裡面,感受怎麼樣?他都能說出來。原來是坐胎的靈在胎胞還沒有出世的時候,母親的飲食起居他都有感受,怎麼能說他無知?他能夠把從小出生的現象,都能說出來給大家聽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所以證實中國古人講胎教有道理。他一入胎、一坐胎的時候,就有知覺,他不糊塗。所以中國對小孩的教育最遲也是出生,一出生,他眼睛睜開了,他會看,他會聽,雖然他不會說話。大人在他面前,言行舉止都要給他做最好的榜樣,完全是正面的,不能有負面。這叫紮根教育。甚至於客人到家裡來,在嬰兒面前的表現也都要規規矩矩,不能讓孩子有負面的影響。中國諺語所謂「三歲看八十」,它有道理,他三歲已經學了一千天,這一千天印象深刻,他的根紮下去了;三歲以後開始學,太遲了,所以中國人對教育多重視!現在人不懂,傳統教育丟掉將近一個世紀,至少丟掉四代。
另外還有一個維繫著社會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是家,所謂是家教,現在家沒有了,教也沒有了。中國的家是大家庭,這個家庭要能維繫長久,代代相傳,最重要的是道,家道,就是道德仁義禮。家道沒有了,這個家就保不住。家道是什麼?家道是共同的,家家都一樣,就是五倫。父子有親,君臣有義,君臣是領導與被領導,在一家裡面,君就是家長,家裡面所有的一切大眾都要聽他的。所以它是個社會,五代同堂。在家庭裡面主事的大概都是祖父這一輩的,曾祖父已經退休了,像太上皇一樣,不管事。一家人口少的,人丁不旺的,也有一百多人;人丁興旺的,就是一般的家庭,總有三、四百人,五、六百人。這是一個家族,那要沒規矩還得了嗎?不就亂了!所以家教太重要了。
所以家道,這個道就是家庭人與人的關係,這是道;有家規,有規矩,就是《弟子規》。《弟子規》不是念的,不是背的,不是講解的,是做父母的、做大人的(小時候都學過)在家裡要做出來,人人都要做,絕不能離開的。小孩一出生,在他面前也就是這麼做,他自然就成習慣,這是家規。有家學,有家業,業是事業,家學是學術,學術常常跟事業會連起來的。宋朝以後,朱熹編了一部「四書」,可以說從那個時候以後,家學幾乎是以四書為必讀課本,無論是什麼家庭,從事哪個行業,沒有不讀四書的,所以四書變成共同科目。另外的科目是你家裡是做什麼行業的,他會取哪些典籍,譬如學醫的,他一定選《黃帝內經.靈樞》;如果從政的,他一定是選擇有關政治的;經商的,也選擇經商的這些商道。各行各業,它有它專修的;共同科目,就是四書五經。五經有統統學的,有在裡面選一、二種的。這是從前的家,這個家「和」,社會就安寧,社會就和諧,所以家和萬事興。
現在中國童蒙的教學沒有了,家沒有了,所以社會動亂,人生活在這個世間沒有安全感,道理就在此地。你把這個搞清楚之後,才曉得現在人活在這個世間為什麼惶惶不安,你就全明白了。中國的家教跟中國家的精神跟功能太好了,維繫中國五千年的長治久安。功能裡面最重要的三樁事情,第一是養老,第二是育幼,這是家裡面的大事,這不是個人的。夫婦生一個小孩,不是你兩個人的事情,這是全家的事情;老的時候養老,也不是你兒女獨有的事情,是整個族人的事情,它是大家庭。所以人老的時候,有天倫之樂,沒有憂慮;小孩決定有教養,也不要自己操心。紮根教育,這是父母的事情,這是從出生到三歲。聰明的,天分根性利的,四、五歲就入學,家學。家學就是私塾,我們現在講子弟學校,每家都有子弟學校。上學了,老師幫助他繼續成長,這時候要念書,念書完全著重在背誦。第三是傳宗接代,這是一個家的大事。祠堂,這是祭祀祖宗的地方,家譜是你家庭的歷史,世世代代記載得很清楚。你老祖宗從哪來的?沒有文字之前是傳說,黃帝以後就有文字,很清楚的記載下來。從黃帝到現在至少是四千五百年,在全世界各種族群裡面都找不到,唯獨中國這個族群有,你說多可貴!
(文摘–大方廣佛華嚴經(第一九九六卷)2008/10/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12-17-1996)